

「歌神」張學友近年為「張學友60+巡迴演唱會」四周巡迴演出,日前終於重返澳門開演唱會。張學友的巡迴演唱會在2023年6月由澳門開跑,經歷兩年的巡演後,今年6月又再回到澳門。張學友前年在香港紅館開演唱會時,因被歌迷要求說普通話而「破例」回應三字,即獲現場其他歌迷歡呼,影片被上載小紅書,亦得到網民大讚。想不到今次在澳門站,又再發生同類事件。 張學友表現再度成為焦點 昨日網民分別在Threads和小紅書
【Now新聞台】七一慶回歸,逾4000間食肆推出優惠,部分低至七一折。有飲食業界指,今年七一並非連著周末,市民留港消費意欲增加,在尖沙咀、旺角等旺區生意有兩成增長。 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邱金榮:「周二(舉辦)七一優惠,不是連續性假期,變相市民傾向留港消費,加上假期外傭放假,家中沒人煮飯,外出消費、親子活動或商場推出優惠,相對比往年多了很多,以及很講食肆做的活動或折扣有多大。如果有食肆推出七一折,事實上它的門外排隊人流較多。」#要聞
昨晚約 6 時許,警方接報指元朗朗屏路近環翠山發生交通意外,一輛私家車疑撞到一架單車,私家車司機疑不顧而去。 騎單車男子送院搶救,警員圍封現場調查事故起因。
最新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中,本港有5間大學躋身全球百強。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本台《上任三周年》系列訪問時表示,本港的大學有雄厚實力,有條件吸引國際一流學者和學生,期望院校發揮好優勢,聯手建設「留學香港」品牌。 蔡若蓮表示,今年本地大學非本地生報名顯著較以往踴躍,其中來自海外其他地方的非本地生,申請數字倍升,而內地、台灣及澳門的學生本身人數較多,所以申請人數的升幅相對不明顯,認為未來非本地生來港升學競爭將會相當劇烈。 至於美國哈佛大學早前的國際生風波,蔡若蓮表示,截至上月底八間資助大學共收到約850宗「與海外高等教育政策突變相關」的轉校查詢,並向36人發出錄取通知書。 早前八間資助大學因應政府財政狀況,需要回撥40億元儲備金,被問到是否與將香港發展為國際專上教育樞紐的計劃相違背。蔡若蓮表示,八大有過千億「私己錢」,有相當的經濟實力,政府一直有推出支持大學發展的政策,包括增加獎學金類別及名額、增加錄取非本地學生的限額等,認為只關注要求回撥的金額,對局方不公道。 政府近年積極搶人才,人才計劃下以受養人簽證來港的未成年人士,可以用「本地生」身分入讀八大的資助學位課程,有意見認為做法會影響本地
【Now新聞台】內地傳媒報道,一名16歲香港少年在四川登山期間墮崖身亡;入境處指,會按家屬意願提供協助。 入境處回覆查詢時指,獲悉事件後已透過駐成都經貿辦跟進事件,並按當事人家屬意願,提供適切意見及可行協助,會繼續與家屬保持聯繫,積極跟進事件。據報該名少年長居深圳,其家長上周六為他報名,參加由旅行社舉辦的四川四姑娘山登山活動,少年本周一攀登二峰時不慎滑墜身亡,遺體已運送下山。#要聞
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本台《上任三周年》系列訪問時表示,4月已向學校提供更新的《國家安全:學校自評檢視表》,提醒學校邀請校外人士、或安排學生參加校外活動時,要做好把關工作,包括了解主辦方的目的屬教學或宣傳推廣。 蔡若蓮表示,若學校不知活動的目的,純粹因為好奇等原因而要學生參加,是不負責任的做法。她提到教育局持續通過不同渠道與學校溝通,若學校出現錯誤判斷,局方有責任提醒校方及時糾正。 至於近日更新的《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》指出,學校應該運用自評資料和數據檢視國安教育的成效,蔡若蓮表示,局方以多重進路互相配合的方式推廣國家安全教育,不僅用紙筆評估成效,亦可以從學生的分享中,例如學生乘搭高鐵時的讚嘆等,可視作認同國家成就。
教育局早前修改中學開班政策及小學的「救校方案」,學界擔心未來數年有更多中小學墮入「殺校」危機。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接受本台《上任三周年》系列訪問時表示,不存在「殺校」,學校如果收生不足,可以申請不同發展方案。她指出,人口不斷變化,雖然有學校停辦,但亦有新校舍落成,認為一個健康的教育生態環境必須要有「新陳代謝」,與學生的學習互動,回應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需求,不能一成不變。 蔡若蓮又表示,根據推算,在2035年中小學生會較現時各減少約一萬人,學齡人口呈現結構性的下降,應該提升教學質素,而非維持現有狀況,犧牲教育發展。 蔡若蓮指出,如果有個別地區學額不足,但要維持出現收生困難地區的學額,會令到有學生要跨區上學,情況並不理想。當局會留意十八區不同情況,以「小步子、高起點、嚴把關」的原則分配學位。她舉例,東區及南區屬人口較老化的區域,而北區、東涌將有新發展,局方會及早與辦學團體討論學額的變化,讓辦學團體作出適當規劃。